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、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長陳企業在天下雜誌主辦的天下亞洲前瞻論壇(ASIAWATCH)上,引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名言「沒有人欠你一口飯吃」,指出小國要生存,只有不斷求突破,腳步要比別人快三倍以上。他勉勵台灣也應加快腳步,掌握崛起趨勢。
陳企業認為,很多人對於中國講「一帶一路」整合和東協整合,都很樂觀,但他指出,這是東協最好的時機,也是最壞的時機,因為成長機會大,但也有風險。
他引述研究數據指出,過去三十年,中國對於東協各國的重要性愈來愈高,相較之下,其他大經濟體,例如日本、歐盟與美國,對東協的重要性不增反減。
他以馬來西亞和泰國為例,中國對大部份東協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,都愈來愈重要。
另外一個例子是日本重要性的變化。陳企業指出,在80年代,中國對東協的重要性,只有日本的三成。但在2010年至2020年之間,中國對東協的重要性,是日本的4.5倍以上。
陳企業強調,大國對小國經濟的影響力,決定了小國的外交政策。「香港與台灣的經濟,都已經被鎖在中國裡面了,絕對不可能獨立,」他說。
他指出,台灣在大中華34個經濟圈當中的總體競爭力,目前排名第九,且在政府和機構治理表現還算不錯。不過,他指出,最快在未來十年內,台灣會被中國沿海的廣東、浙江、江蘇等省份逼到後面去。
東協的改變非常快速。陳企業說,東協有超過一億人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,尤其是印尼,到了2030年會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。
因此,各國無不積極搶進佈局東協。陳企業說,日本、韓國已經積極佈局東協,中國也在積極輸出資本,歐洲製造業面對強勢工會與高工資,也想把生產搬到東協,美國更是從來沒離開過。
陳企業認為,東協國家最關鍵的是如何把持與大國之間的關係,避免內部分裂。
東協分裂的引爆點在南海。中國在南海造島蓋機場、常態巡邏,東協各國爭相宣示主權,甚至美國也派參謀長去巡邏。
陳企業以男女交往比喻國際關係,強調東協國家不應選邊站。「東協應該像一位雲英未嫁的女子,可以跟日本、美國、中國等等男朋友去約會,但不能發生關係。」
他說,新加坡因為是小國,刻意做到平衡,公開與美國、日本、歐洲與中國等等男朋友約會,但總是把持身段,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,永遠不嫁。「大國才有本錢可以內耗,但小國是沒有本錢的,」他說。
陳企業在論壇中,也對有興趣投資東協的人提出建議。他說,很多國外投資者對印度有興趣,但擔心沒有投資保障,都會透過東協,例如日本許多公司透過新加坡前進印度,所以新加坡一直積極幫東協招商引資。